農曆新年前頻現破頂成交,本人絕對相信為現金回報,不敵通漲的壞效果。過往數十年間香港實質受惠自內地供應的平價物品,及享盡過往兩地生活指數差異的時代,港人往往聯群結隊湧往內地投資、消費及享受,造成龐大的資金流出。但今日環境180度的轉變,內地增長強勁的經濟及富裕人口極速的增加,均造成了資金流轉的突變,來自內地的消費惠及香港,甚至世界各地。為此香港已經面對大通漲的來臨,況且人民幣將持續升值,港幣越變沒有市場價值「意即貶值」。
在大多數港人均知悉或意識到災難的來臨,現金再不是萬能,只有實物才能抗衡通漲,以確保生活的質素,即使物業回報只有1厘,甚至是交吉,在能力許可的情況下,不惜一切購入作長遠抗衡通漲的工具。就商舖而言,本人相信營商成本將持續上升,未來商舖的租金將視乎業主要求的回報大幅上升,到底樓市何時見頂或回落,無人能預見,可能在借貸息口上升的第一天開始吧……。
在政府方面已採取所有可行的方案以控制樓市的升溫,但始終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到底原因在哪? 原因就是港幣不敵大通漲,政府只有控制民生消費物品的入口價格,以消除港人因通漲而引起的消費壓力,及採取相應的措施以控制人民幣升幅而引致港幣貶值的針對性政策,方可能達到為樓市降溫的效果。
在購買欲極強勁的環境下,炒家在樓市賺取豐厚的利潤絕非難事,造就了不少用家在不知不覺間已變成炒家的怪異情境頻生。
陳忠-客戶經理
201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