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日期: 
2011/04/29
  

 

2011年舖市第一季回顧 (二) : 尖沙咀

 
根據已登記的臨時或正式買賣合約統計顯示,在2011年首三個月尖沙咀區內的商舖物業成交大約為:

 
交 易 月 份
成 交 宗 數
成 交 金 額
1月份
20宗
HK$759,460,000.00
2月份
17宗
HK$365,160,000.00
3月份
34宗
HK$1,025,430,000.00
總 數:
71宗
HK2,150,050,000.00
 
 
在通脹持續升溫下,舖市交投保持暢旺,尖沙咀區的成交亦繼續活躍,首季成交金額便超逾港幣21億元,成交宗數達71宗。單是本季尖沙咀的成交當中,不少大碼成交就是在尖東產生。在整體成交宗數裡面,尖東約佔3成半,有25宗;以成交金額計算,同樣佔3成半左右,約港幣7億7仟萬元。
本季區內較大宗的成交有:
 
梳士巴利道3號星光行2樓A2及B部份
約14,000呎
HK$250,000,000.00
赫德道6號地下A、B舖連地庫全層
約6,100呎
HK$131,000,000.00
科學館道14號新文華中心地下6-11號舖
約3,200呎
HK$120,000,000.00
寶勒巷26-36號地下6號舖連一樓
約22,000呎
HK$100,000,000.00
科學館道14號新文華中心地下80號舖
約3,700呎
HK$100,000,000.00
加連威老道27號地下A舖
約1,100呎
HK$88,800,000.00
加拿芬道8-12E號地下D及E舖
約1,200呎
HK$83,380,000.00
科學館道14號新文華中心地下75-79號舖
約3,000呎
HK$80,000,000.00
加連威老道56A號地下
約600呎
HK$78,000,000.00
 
當中不少為飲食大舖,如首位星光行2樓,由金島燕窩酒家自用的舖位,以港幣2億5仟萬元成交。次位的赫德道6號地下A、B舖連地庫全層,由日式烏冬店租用,成交價為1億3仟1佰萬元。寶勒巷26-36號地下6號舖連一樓,由酒家租用,以港幣1億元成交。
 
傳統一線旺街繼續有資金追捧,如加連威老道便有兩宗成交,分別為27號地下A舖及56A號地下。前者成交價為港幣8,880萬元,後者為港幣7,800萬元。加拿芬道8-12E號地下D及E舖,面向大型商場K11,亦以港幣8,380萬元成交。
 
此外,全幢物業亦錄得易手過案。金巴利道40A號全幢為一舊樓物業,以港幣8,000萬元成交。另柯士甸路2-2A號全幢,總樓面面積約23,000餘呎,以港幣1億7仟萬元成交。
 
而本季的交投則以尖沙咀東部最為受市場注目,東海商業中心及新文華中心更見連環成交。去年底由資深投資者羅家寶購入的東海商業中心地下及地庫等大部份商舖樓面分拆成多間並成功轉售,合共錄得成交8宗之多,售出的舖位多由銀行或商業機構組織等租用,成交價介乎港幣1,480萬至7,480萬左右。
 
新文華中心亦有6宗成交,當中最高的6-11號地舖,現為零食物語,屬大單邊面向市政局百週年紀念公園,另一舖面向通往東鐵紅磡站的必經之路,以港幣1億2仟萬元成交價成為本季尖沙咀東部最高成交。其次亦屬大單邊的80號地舖,面向科學館道及華懋廣場,以港幣1億元成交。貼鄰其右的75-79號地舖,現為太興燒味,以港幣8,000萬元售出。而售價最便宜的是56號地舖,亦是面向往紅磡站的行人通道,面積約300呎,成交價為港幣788萬。
 
尖沙咀東部甲級商廈及酒店林立,商舖多由大業主擁有及以租賃為主,「賣散」的舖位為數不多,主要為新文華中心及半島中心等,而於短時間內接連成交實屬少有,多少反映出與本港旅遊業持續暢旺有關。由於訪港旅客增加,尖東比已往熱鬧不少。旅客很多都會到尖東海旁的星光大道造訪,及欣賞維港兩岸優美的景色,尤以旅遊旺季的晚上,差不多每分鐘都有坐滿觀光客的旅遊巴士穿梭尖東的街頭,這個熱鬧的情境與多年前寫字樓下班後便一片死寂的景象,真是不可同日而語。
 
此外,飲食場所全面禁煙,而能一面坐下品嚐美酒佳餚,一面吸煙的食肆就大受歡迎。新文華中心面向市政局百週年紀念公園的一帶便有數間露天茶座式的食肆酒吧,環境氣氛獨特因此經常座無虛席,看上去猶如著名的巴黎香榭麗舍大道,所不同的便是這裡的食肆各式各樣,露天茶座式的茶餐廳更可算是本地特色。
 
當然,尖沙咀區內零售最旺地段的舖位售價近年不斷攀升,在旅遊業強勢帶動零售消費的情形下,未來前景仍普遍被看好。而該區業主大都持貨經年,並不輕易出貨,因此投資者轉向發掘具潛質的地方,尖東就是當中一個很好的例子。
 
 
執行董事
鄺鋩
2011年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