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日期: 
2010/11/01
  

 

低息+高通脹下的投資方向

 

近日股票市場的波動,就如世界盃初賽時的結果一樣出人意表。股票無疑是一個比較有彈性的投資工具,但亦是風險比較高,對市場動態比較敏感而又有時卻反應過敏。就如近一週的股市急挫,投資者往往因為一些負面的消息或是一些不利的經濟數據,便覺得後市不樂觀而沽貨離場。

事實上,歐洲的債務危機確實令全球都憂慮,但慶幸的是香港的經濟是受美國及中國的影響比較大,而歐洲的經濟對香港的影響則日漸減少。雖然美國最近停止對自 置居所提供津貼確實令到美國的房地產市場造成打擊。而其他經濟數據如失業率亦不樂觀,但美國自從「雷曼事件」後對金融業所作的一系列管制及監察,確能適時 地為經濟泡沫降溫,有利美國經濟的復甦。加上聯儲局仍然維持低利率的政策,有利於借貸市場。
美國是世界上最擅長玩弄財技的國家之一。所以一些經濟數據便能在股票市場作為「舞高弄低」之工具。然而,物業市場是一個比較長遠的投資工具,一些短期的數 據不可能一下子便影響其價值。物業的價值往往由供求及回報來定奪。近期住宅市場的升浪完全由於低息及新樓 (尤其中下價樓) 的供應出現斷層所造成,但是這個相信只會是短期現象,最多亦只能維持3-5年時間-------因為發展商眼看有需求,在有利可圖的大前提下肯定會大量興 建新樓,在供應充裕後價格便會穩定下來。至於舖位方面,情況就完全不同了-------在可預期之10-20年間相信是市區重建的高峯期;在市建局的特殊 權力下,所收購的市區地盤越來越大。而大型地盤的一大特色就是只會提供大型購物商場,而街舖則會絕跡於此等大型樓盤。結果是「街舖」將會買少見少,在供求 失衡的情況下,難怪近期一些旺區的舖位甚至低於2厘回報亦不乏捧場客。
前文所提,中國對香港的影響越來越大,「自由行」補充了本土持續低迷的內部消費。所以在傳統旺區消費段的舖位可以肯定仍有相當大的加租空間,加上已經開始而且預期持續高企的通賬,與及長期的低息環境購買旺區之舖位可謂保值及抗通賬之不二投資選擇。                                                                            

                                                                                                                                                                               

勞偉文 - 聯席董事

2010年6月